九游官网登录入口网址:
从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到科学技术创新的硬核突破,再到民生应用的普惠落地,娄底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不仅是一场建造方式的革命,更是一座城市对绿色未来的追求。娄底装配式建筑产业从“零”到“链”,盛“装”前行,目前链上企业达132家,省级产业基地5家,年产值上100亿元。
“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多年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是如此设想“中国建筑工业化”。业内认为,2013年系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多项指导文件,拉开了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序幕。从2016年开始,装配式建筑成为促进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有着“十里钢城”“建材之乡”等美誉的娄底,乘势而上,盛“装”前行。市委、市政府坚持将“生态+”“绿色+”理念融入城乡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强化顶层设计,强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快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0年,《娄底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两步走”目标: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比30%、2025年达50%。2023年,装配式建筑被纳入全市“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娄底市成立工作专班,从土地出让、财政补贴到审批流程做全面优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市住建、发改、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动,将装配式建筑要求嵌入项目立项、土地出让、施工许可等环节,“全链条”监管护航发展。2022年,娄底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成立,全面整合产业链企业,形成“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生态。
“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产业链每个环节,在政策赋能之下,娄底装配式建筑占比逐年攀升。至2024年,全市城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11.51万平方米,新开工建筑总面积235.35万平方米,占比为47.38%(省住建厅2024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与新开工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4%,娄底市完成目标任务139.35%);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达到87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三。2025年1-4月,全市城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新开工建筑总面积50.9万平方米,占比为55.8%。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优点是“高效、环保、节能、高质量”。2025年娄底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占比达到55%,装配式建筑产业总投资将达到110亿元;2026年将达到180亿元,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逐年倍增;将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示范引领、宣贯引导等,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以满足住建领域双碳目标工作要求。
依托涟钢、冷钢等链主企业,娄底将钢铁新材优势转化为装配式建筑核心竞争力。华菱涟钢研发的1400MPa级高强钢,其4毫米厚板材可承载14吨/平方厘米压力,堪称装配式钢构的“超级骨骼”。其子公司湖南涟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体系,创新性地将钢结构剪力墙引入住宅设计,有效破解传统钢结构住宅“凸梁凸柱”的行业难题。其承建的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娄底五中科技楼双双斩获“湖南省优质工程”桂冠。
在技术突破上,娄底装配式建筑着力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在智能制造领域,娄底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预先制作的构件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外墙渗漏风险降低80%,施工效率提升30%。湖南二建经投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迭代升级,强化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已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14项、国际专利1项,拥有省级工法2项,参编团体标准4项。富堂美宅研发的PC装配式框剪结构技术体系,作为全球首家应用该技术的创新成果,已申报20余项专利,通过工业标准化生产实现个性化建筑需求,明显提升质量效率并减少相关成本,在200余栋乡村别墅及公共建筑中验证了技术可靠性。
在产学研融合上,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共同体。杭萧钢构与高等院校联合研发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主导国内80%高层钢结构建筑标准;其研发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技术减少建筑垃圾70%,树立绿色建材标杆。“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娄湘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与三一筑工达成技术合作,引进的SPCS等同现浇结构专利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方型叠合柱制造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建造的江溪安置小区纳入湖南省绿色建造试点项目,并被认定为绿色建筑二星级。
在双峰县杏子铺镇,村民刘育平家的轻钢别墅成为绿色建造的生动注脚。这座兼具冬暖夏凉与抗震8级性能的建筑,造价较传统砖混结构降低10%,其模块化建造模式正从乡村走向城市。2023年,娄底中心城区新开工装配式保障房、学校及医院项目占比突破50%,多项技术指标刷新行业纪录:娄星区妇幼保健院全装配式框架体系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4个月,施工全程碳排放减少40%;娄底经开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采用“预制钢构+模块化安装”技术,6万平方米厂房90天封顶,人力成本直降50%;城发锦庭商住小区项目采用新型中埋式双层橡胶止水带地下室顶板变形缝施工工法,彻底根治地下室渗漏这一行业顽疾。
在娄底市城发青年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现场,湖南二建经司生产的高精度叠合楼板构件引发广泛关注。技术研发部部长李泽阳介绍,装配构件精度以毫米甚至微米为单位。结合BIM技术贯通设计施工全流程,该项目实现每平方米成本下降10元、工期缩短15%、建筑垃圾减少200吨/万平方米。
从医疗基建到民生安居,娄底正构建装配式建筑全域应用体系:娄底市中心医院新建院区、涟源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通过模块化施工提升医疗空间建设效率;涟水南岸生态挡土墙工程创新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生态治理。医疗、安居、生态,从“单一建筑”到“多维矩阵”的跨越,装配式建筑织就城市“绿色生活网”。
根据《娄底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到2030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比将突破60%,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探索“钢结构+智能建造”“装配式+零碳建筑”等新赛道。
这座曾以钢铁闻名的工业城市,通过政策、技术、产业的三维联动,正书写着绿色转型的生动范本。当传统建筑业走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智造时代,娄底的实践证明,绿色建造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城市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浴涛 廖清泉 通讯员 李敏 聂剑 李勇波)